內容來自hexun新聞
抓緊構建新形勢下的國傢糧食安全戰略
本期嘉賓: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農村改革發展協同創新中心副理事長李周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抓緊構建新形勢下的國傢糧食安全戰略。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是治國理政必須長期堅持的基本方針。綜合考慮國內資源環境條件、糧食供求格局和國際貿易環境變化,實施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的國傢糧食安全戰略。”在去年全國糧食產量實現“十連增”後,中央一再強調糧食安全,有著怎樣的深刻含義?就此,記者日前采訪瞭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農村改革發展協同創新中心副理事長李周研究員。李周認為,糧食安全可以從產品視角、資源視角和生態視角來分析。相比較而言,產品層面的糧食安全最易觀察、最易調整,影響的時間較短,空間較小,生態層面的糧食安全難以觀察、難以調整,影響的時間較長、空間較大,資源層面的糧食安全則介於二者之間。所以,對於糧食安全的討論,必須從產品層面拓展到資源和生態層面。產品層面的糧食安全記者:最近10年,中國糧食連續增產,2013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為60193.5萬噸,躍上瞭6億噸的臺階。與此同時,隨著國際可支付能力的持續增強,糧食凈進口量也在逐漸增加。既然如此,為什麼還要強調糧食安全呢?李周:的確,在這兩類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國內市場上的糧食供需一直處於平穩狀態,沒有出現過令人擔憂的異常現象。這是無可置疑的事實,也是所有人都能夠觀察到的現象。從長遠看,產品層面的糧食安全有一系列有利因素,具體表現為:一是良種更新速度加快。中國糧食作物很早就實現瞭很高的良種覆蓋率,近年來,隨著良種來源增多,良種更換速度有所加快,這為保障糧食穩產增產奠定瞭重要基礎。二是有效灌溉面積增加。中國有效灌溉面積由1978年的4500萬公頃增至2012年的6340萬公頃。今後7年,國傢對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更加重視,規劃的投入力度顯著增大,投放重點更加突出,糧食主產區的灌溉條件會得到進一步改善。三是地膜覆蓋面積增長。地膜覆蓋是保障旱地糧食生產穩定性的重要舉措。1993年至2012年,全國地膜覆蓋面積由不足600萬公頃增加到2333萬公頃,幾乎翻瞭兩番。地膜覆蓋技術的改進和覆蓋面積的擴大,將有效地抑制氣候變化造成的糧食產量波動,為保障糧食安全做出其應有的貢獻。四是綜合機械化率提高。1978年至2012年,中國的農業綜合機械化率由18.8%增加到56%,提高瞭近2倍。糧食生產綜合機械化率的提高,有助於改善水熱條件的匹配性,有助於滿足糧食作物生長的節令性要求,從而對增加糧食產量,降低糧食產量波動做出貢獻。五是糧食生產集中度提高。統計分析結果表明,13個糧食主產區占全國糧食總產量的份額由1949-1959年間的69.21%提高到2010-2012年的77.78%。增加瞭8.57個百分點。糧食生產集中到經濟上更適宜種糧的區域,有助於改進政策幹預的空間瞄準,從而對糧食增產、穩產施加積極作用。但是,產品層面的糧食安全也面臨著挑戰。具體表現為:一是勞動力成本不斷提高。雖然單位糧田的用工量不斷下降,但由於工價上漲得更快,單位糧食的平均用工成本不斷提高。二是土地成本不斷提高。隨著土地流轉規模的擴大和流轉需求大於流轉供給引起的轉包費上升,將使糧食生產的土地成本不斷提高,目前平均每畝糧田的年轉包費已經增加到600元。三是化肥、農藥、地膜等要素成本不斷增加。由於這三個因素都將長期存在,所以如何應對糧食生產成本的持續上升,是我們必須面對的挑戰。我國的食物需求已經跨越瞭溫飽階段,進入瞭吃好和吃健康階段。今後的糧食安全主要是食物的質量安全。保證食物的質量安全,首先要強化耕地管理和物流管理,將糧食生產最大限度地配置在肥沃的耕地上,最大限度地提高市場上的食物的新鮮度,走出過度儲存、過度加工的誤區。其次要對食物生產標準做出嚴格的規定,消除過度使用化肥、農藥等行為。第三要開展有效的監管,讓所有進入市場的食物都達到食物安全的最低標準,讓所有國民都能吃上放心的食物。這是政府必須履行的職責。至於標準更高的食物,可以讓市場機制來調節。資源層面的糧食安全記者:今年中央一號文件要求“促進生態友好型農業發展。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節約集約用地制度、水資源管理制度、環境保護制度,強化監督考核和激勵約束。分區域規模化推進高效節水灌溉行動。”而我國的傳統農業追求的是產量最大化。主要有兩種做法,一是台南市強制扣薪協商把能產糧食的地都開墾出來,二是在能種糧食的季節都進行耕作。這是否意味著要摒棄傳統做法?李周:眾所周知,可供農業利用的水資源是有限的,如果片面追求糧食產量去開墾邊際土地和提高復種指數,必然導致在水熱條件匹配性較差的地方和季節生產糧食的情形,於是造成水資源短缺,特別是地下水位的不斷下降。耕地的自然肥力也是有限的,片面地追求產量最大化,就不得不采用多施化肥的辦法來滿足作物的肥力需求,就不得不采用多施農藥的辦法來解決土壤中的營養物無法為作物健康生長提供保障的問題,於是就產生瞭耕地污染、土壤中營養物質減少等一系列問題。如果化肥、農藥、地膜等造成的土壤污染、水體污染不斷加重,這些水土資源終將無法用於糧食生產。倘若產品層面的糧食安全,要以地下水位下降,耕地污染、土壤營養物質減少為代價,那麼產品層面的糧食安全維持的時間越長,資源層面的糧食安全就會變得越差。從資源層面的糧食安全來說,土地墾殖強度和耕地復種指數都不是越高越好。所以,我們要放棄凡是能種糧食的土地都要開墾出來,凡是能種糧食的季節就要種植的傳統觀念,要改變把有利新竹小額借貸信貸年息乙種房貸全省皆可處理於維持土壤肥力的休耕扭曲為撂荒的說法。從長遠看,糧食生產能力的穩定性要比糧食產量的穩定性更重要,所以產品層面的糧食產量穩定性必須建立在資源層面的糧食生產能力穩定性的基礎上。當二者有沖突時,隻有在溫飽尚未解決階段,可以為瞭追求糧食產量而采用耗竭性的資源利用方式,超越溫飽階段之後,糧食安全的著眼點必須從糧食生產潛力開發轉向糧食生產能力保護,不宜為近期目標而損害長遠目標,不宜為局部目標而犧牲全局目標,不宜為糧食產量而加大資源壓力。短期的糧食供給不足部分可以進口來解決。進口糧食的實質是購買國外當年農地和水資源的使用權。由於世界上的糧食出口國主要是水土資源稟賦豐富的國傢,而不是為瞭實現經濟起飛而讓農業做貢獻的國傢,所以這種結果具有共贏的性質。生態層面的糧食安全記者:糧食安全與生態環境可持續有什麼樣的關系?我們應把生態層面的糧食安全問題放在什麼位置?李周:生態系統的承載力和環境的自凈能力都是有限的。按照物質不滅定律,超過環境自凈能力的污染都會累積在環境中,並對特定的生態系統施加越來越嚴重的負面影響。倘若化肥、農藥、地膜等造成的土壤污染、水體污染不斷加重,遭受其影響的生態系統總有一天將無法繼續成為人類的棲息地。如果適宜作為人類棲息地的生態系統占生物圈的份額不斷降低,人類生存發展的外部環境就會變得越來越惡劣。這種結果決不會因為不觀察或觀察不清楚而改變。可持續的糧食安全,是有資源保障和生態保障的糧食安全。所以我們不能隻關註觀察到的產品層面的糧食安全,而忽略不宜觀察到的生態層面的糧食安全。按照我的理解,中央強調把飯碗牢牢捧在自己手上,主要是指資源層面和生態層面的糧食安全。相比較而言,產品層面的糧食安全問題可以借助於兩個市場來解決,資源層面的糧食安全問題可以借助於兩種資源來解決,而生態層面的糧食安全問題必須依靠自己來解決。所以,我們要把生態層面的糧食安全問題放在更為重要的位置上。我們要本著對後人負責,對未來負責的態度,牢牢記取地球上曾經出現過的人類文明局部消失的教訓,全面制止各種追求短期成本最小化和利益最大化而采用成本延期支付,利益提前支取的行為。這是各級政府必須履行的更為重要的責任。消費層面的糧食安全記者:消費中糧食安全存在哪些問題?如何避免?李周:糧食安全既同生產、進口有關,又同消費有關。我國糧食消費中的問題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物流、倉儲和生活中的糧食損耗。我國糧食流通、儲運技術落後,每年遺撒、黴變、蟲鼠害等因素引發的產後糧食損失高達250億公斤,每年農民的儲糧損失175億公斤。如果損耗率達到發達國傢低於3%的水平,每年可以減少糧食損耗250億公斤。2011年,我國白酒產量1025.6萬噸,已經超過2020年的目標產量。如果把超出部分的白酒消費控制住,可以節省100億公斤糧食。二是加工程度過高造成的糧食損耗。2011年全國稻谷產量20078萬噸,由於加工精度過高,實際生產12015萬噸大米,產量減少195億公斤。同樣由於加工精度過高,面粉產量也不理想。三是加工范圍過大造成的糧食損耗。我國玉米深加工的總體產能穩定在7750萬噸左右,深加工產能對玉米的需求量達到國內玉米產量的47%。玉米深加工,不僅把玉米變性為非糧食,還把玉米中的一些營養物變性為污染物,由此產生的高濃度有機廢水污染,又成為環境治理的重要任務。綜上所述,假如各項措施落實到位,全國可以減少糧食損耗835億公斤,加上嚴格控制糧食變性加工措施,一共可以減少1200億公斤的糧食消費。這樣,我國的糧食安全就一定會得到更有力的保障。做好糧食消費管理的具體措施是:一要抓好糧食消費。從加強糧食消費管理入手,糾正糧食消費中的浪費。恢復節約糧食的優良傳統。將恢復節約糧食的傳統,落實到每一個學校、機關、企業和傢庭。提升糧食物流基礎設施。加快糧食物流散裝、散運、散卸和散儲技術的普及度,逐步推廣使用低溫儲糧、氣調儲糧等技術,盡快將糧食物流、倉儲的損耗率降至3%以下。調整營銷策略。例如,買一贈一是超市常見的促銷策略。然而,這種做法很可能會造成浪費。為此,國外的一些超市將買贈合改為買贈分離,讓消費者購買時先領贈品,吃完後再依據購買憑證到超市領取購買的食品。類似的做法值得提倡。二要減少糧食損耗。政府要承擔起普及食品健康知識的責任,使國民懂得大米過精,面粉過白,油色過淺,不僅影響國民身體健康,影響糧食安全,還增加能耗,增加污染的道理。近百年來俄羅斯有許多變化,但將黑面包作為主食一直沒變。黑面包全面粉烤制,營養成分流失很少,由此增強瞭俄國人健康的體魄。這個經驗值得我們借鑒。政府應制定加工標準,引導企業進行適度加工,充分保留米面油中的營養,不再尋求加工太多的做法。三要限制糧食變性。任何資源都可以通過加工增值,要拓寬企業傢加工增值的視野,而不再局限在糧食的加工增值上。政策應該盡快實施到位。為瞭糧食安全,國傢已經出臺瞭禁止玉米深加工,防止它擠占糧食資源的政策。但現行政策留有的餘地較大,難以落實到位。從事玉米深加工的企業傢很可能會采取隨機應變的機會主義行為。玉米深加工,在一定程度上是政府補貼和稅收優惠政策造成的資源配置扭曲。政府有責任快速消除由此造成的對糧食安全的威脅。 (圖片 一文)
新聞來源http://news.hexun.com/2014-01-27/161801614.html
- 房屋三胎貸款全省皆可處理 民間信貸利率多少年息利率多少免費諮詢試算 民間信貸金主利率多少免費諮詢試算
- 新竹汽車貸款泰山信貸借款個人信貸條件免費諮詢汽車貸款 小套房信貸年息借貸增貸轉貸
- 房貸信用貸款貸款全省皆可處理 信貸轉貸貸款全省皆可處理 信貸代償
留言列表